由于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迅速增長,也帶來了退役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的持續升溫。
近日,合肥融捷動力電池循環利用有限公司(簡稱“融捷循環”)年產能50萬噸退役動力鋰電池回收、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項目進行了環評公示。項目總投資約55億元,計劃建設年產2GWh梯次利用電池等。
巨資項目不斷落地
投資退役動力電池回收,正在掀起新的熱潮。
此次,融捷循環的鋰電池循環利用項目,在巢湖經濟開發區正在規劃一個占地1050畝的鋰電池循環利用產業園,該55億元項目為產業園的第一個項目。
根據規劃,該產業園區建設項目包括汽車動力鋰電池的梯次利用與再生兩大部分,其中,梯次利用項目將每年對20GWh的汽車動力鋰電池進行修復組裝再利用;再生利用項目將每年處理廢舊汽車動力鋰電池50萬噸,再生鎳鈷錳三元前驅體4萬噸、磷酸鐵6萬噸、碳酸鋰2萬噸、石墨4萬噸。
今年以來,碳酸鋰價格不斷波動下行,對于電池回收市場而言,太低的鋰價勢必將影響到其發展空間。
“目前碳酸鋰價格較低。”華東汽車新材料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林澍文向記者表示,短期來看,與前兩年相比,鋰價低位運行似乎已經是目前的常態。電池回收未來會是重要的原材料來源,且電池回收業務是贛鋒實現循環生態的重要一環,回收業務成熟,才有望驅動實現鋰資源的再生利用。
其實,不僅是融捷循環,還有一些項目也在開始啟動。近日,贛鋒鋰業旗下新成立一家資源再生公司。企查查顯示,江西贛鋒資源再生有限公司于今年11月27日成立,由贛鋒鋰業全資持股。其經營范圍包括報廢電動汽車回收拆解,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再生資源加工及銷售,資源再生利用技術研發等。這是贛鋒鋰業電池回收板塊的第五家子公司。對此,11月29日,贛鋒鋰業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公司的循環回收規模較大,設立該公司為進一步完善全產業布局。
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贛鋒鋰業已形成7萬噸退役鋰離子電池及金屬廢料綜合回收處理能力,其中鋰綜合回收率在90%以上,鎳鈷金屬回收率在95%以上,成為中國磷酸鐵鋰電池及廢料回收能力最大、電池綜合處理能力行業前三的電池回收頭部企業之一。
同時,第三方電池回收企業格林美則在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累計回收動力電池1.97萬噸(2.10GWh),同比增長54%;銷售收入6.43億元,同比增長39%。格林美稱,其鋰的回收率突破93%,公司正在全力挑戰鋰回收率超過95%的超高水平。
如何實現電池回收
“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通常有物理法(干法)、化學法(濕法)等多種技術,目前物理法在行業中使用較多。”北京賽德美資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趙小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物理分選法,是指將電池拆解分離,對電極活性物、集流體和電池外殼等電池組分經破碎、過篩、磁選分離、精細粉碎和分類,從而得到有價值的高含量的物質;提出的一種利用硫酸和過氧化氫從鋰離子電池廢液中回收鋰、鈷、鎳的方法。其中物理分離過程包括破碎、篩分、磁選、細碎和分類。實驗利用一組旋轉和固定葉片的破碎機進行破碎,利用不同孔徑的篩子分類破碎物料,并利用磁力分離,做進一步處理。物理分選法的操作較簡單,但是不易完全分離鋰離子電池,并且在篩分和磁選時,容易存在機械夾帶損失,難以實現金屬的完全分離回收。
物理法中還包括高溫熱解法:是指將經過物理破碎等初步分離處理的鋰電池材料,進行高溫培燒分解,將有機粘合劑去除,從而分離鋰電池的組成材料;同時還可以使鋰電池中金屬及其化合物氧化還原并分解,以蒸汽形式揮發,后再用冷凝等方法收集。其處理技術工藝簡單,操作方便,在高溫環境下反應速度快,效率高,但是該方法對設備要求較高,在處理過程中,電池的有機物分解會產生有害氣體,需要增加凈化回收設備,吸收凈化有害氣體,防止產生二次污染。
化學法(濕法)回收工藝是將廢棄電池破碎后溶解,然后利用合適的化學試劑,選擇性分離浸出溶液中的金屬元素,產出高品位的鈷金屬或碳酸鋰等, 直接進行回收;濕法回收處理比較適合回收化學組成相對單一的廢舊鋰電池,其設備投資成本較低,適合中小規模廢舊鋰電池的回收,因此該方法目前使用也比較廣泛。
行業走向優勝劣汰
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我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產量82.90萬噸,同比增長31.80%;同期回收廢舊鋰離子電池及材料共25萬噸,同比增長90.8%。
隨著動力電池退役量的不斷上漲,以及鎳、鈷、錳、鋰等金屬資源價格的趨向穩定,中國動力電池回收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由2018年的58.3億元上漲至2022年的204億元,預計到2027年將增長至550億元。因此,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產銷國,將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動力電池的壽命一般實際為5-6年,向前推算可知,近幾年我國將會迎來動力電池退役的高潮期。”林澍文表示,2020年,國內退役的鋰動力電池有24萬噸,預計到2025年將超過78萬噸。
正因如此,眾多企業開始積極布局。“但是,行業存在良莠不齊等問題需要引起足夠重視。”趙小勇表示。
在安全方面,廢舊鋰電池仍有可能發生化學反應,導致外殼破裂并最終自燃爆炸。在環境污染方面,電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如鎳、鈷、錳等,一塊20克的廢舊小型鋰電池未經處理就能污染一平方公里的土地長達50年。這些重金屬如果進入土地長期殘留,會通過植物進入食物鏈,貽害無窮。
在市場層面,回收系統不健全,“黑作坊”依然存在。廢舊鋰電池的售賣方式主要是公開招標,供不應求導致“價高者得”。很多企業只看價格,忽視后續電池處理。非正規渠道販售、回收廢棄電池的數量依然占比較高,導致正規產業鏈上企業難以盈利,成為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應該看到的是,通過主管部門和行業的共同努力,以及市場的優勝劣汰,行業發展正在走向規范。”林澍文表示,發展新能源已經是全球的必然趨勢,建立完善的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體系,是實現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增長的重要支撐。
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服務熱線
0571-8521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