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誕生于德國丁格芬工廠的寶馬6系650i轎車,不遠萬里來到中國,身價從9.1萬美元(約合56萬元人民幣),陡然上漲至200萬元。
天價寶馬6系650i
為何簡單身處兩國,一輛車的身價卻上漲了257%?進口車在中國市場售價與海外市場售價的巨大落差,成為眼下行業關注熱點。
與國外市場相比,中國進口車的定價究竟取決于哪些因素?又是誰控制了這一定價的權力?記者調查發現,除了繳納相關稅費外,還與跨國公司視中國市場特點而制定出的 “中國式”價格相關,其超高的利潤率造成了中國部分進口車的暴利。
“從豪華大排量進口車來說,除了高賦稅的因素之外,各大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毛利率也明顯高于國外市場。”一位從事進口車流通業的人士告訴記者。
進口車成本構成復雜
“一輛車從德國運輸到中國,物流成本和保險費約為1.4萬多元,這些都計入進口車的報關價中。”一位奧迪品牌進口車的經銷商告訴記者,“在海關報關的過程中,每輛車每天要支付400元的倉儲費,整個報關的時間約為十天。”
在到達中國海關之前,一輛車的到岸價格(即報關價)構成中,涵蓋了車輛的離岸價格,也包括運輸費用、保險費用及各種雜費。
“但是,與進口車所須交納稅費相比,這些費用都是‘小錢’。”上述經銷商稱。據悉,到達中國海關之后,車輛將依據到岸價格征收關稅(25%)和增值稅(17%),并根據排量征收消費稅。報關交稅后,這批車輛正式“進口”,進入該品牌設于中國的貿易公司 (即總經銷商,以下簡稱貿易公司)。
在計算最為復雜的消費稅部分,各個國家對于大排量車均施以重稅。在中國市場,消費稅根據排量的不同在1%~40%間浮動,其中排量3.0L~4.0L之間車型稅率為25%,排量4.0L以上為40%。
一位經營進口車的流通業人士告訴記者,以報關價100萬元的進口車為例,如果排量在4.0升以上,須交納“三稅”143萬元;而排量為3.0升~4.0升的進口車,須交納“三稅”約95萬元;排量在2.5升~3.0升的區間,須交納“三稅”約為66萬元。
“完全根據進價成本來制定市場價格,只是產品定價的一種方式,此外很多隱性的成本也計入市場定價中。”上述進口車流通業人士告訴記者。他舉例說,在一款車獲準進入中國市場之前,汽車公司要對每款車型進行3C認證,每款車型不僅要提供三款樣車進行測試,還需要交納約為400萬~500萬元的認證費用,“如果有改款,根據車輛改動的具體部分,要再次進行相關認證”。
這些3C認證費用均攤到每輛車型上,加上后期市場推廣的費用以及相關人力、財務、營銷等成本,共同構成了一輛車在中國市場的官方指導價。總經銷商享市場支配權
有數據顯示,一輛進口車的官方指導價中,生產和運輸成本占25%~40%,除去各種稅外,各家跨國公司設在中國的貿易公司即總經銷商所掌控的利潤占30%~40%。
汽車貿易公司對于進口車的價格壟斷形成分為兩個階段。此前,汽車貿易公司通過總代理商的形式在中國市場銷售車輛,2~4家總代理商相互約定價格,這實際上已經形成價格壟斷。
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容,汽車銷量不斷攀升,尤其是2005年《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頒布后,跨國公司開始統一銷售渠道,收回其總代理商的總經銷權,最終形成了一家總經銷商對市場支配權的絕對“壟斷”。
經銷商依據市場供需情況制定車輛終端售價,成為車輛的最終成交價。記者經過多方采訪發現,稅收和貿易公司利潤是促成進口車在中國價格高的重要原因。
分析認為,大排量車消費稅倍增的稅收政策,也部分掩蓋了貿易公司借此拉升利潤空間的行為。在進口車市場,排量越大,加價額度超過稅收增長的額度越多。
廠商保利潤 經銷商受損
各大汽車貿易公司從海關接管車輛后,這些車輛被進口車經銷商分批“瓜分”。由于對車輛有統一的定價權,汽車貿易公司在交付這些車輛時,也給經銷商預留出新車銷售的利潤空間。以奧迪為例,在經銷商環節,對進口車的利潤預留約為8.5%,但在實際的銷售環節,這一利潤水平難以實現。
“經銷商嚴重虧損,是引發此次進口車價格討論的重要原因之一。”北京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總經理遲亦楓告訴記者,從2011年開始,進口車利潤逐漸走低,當下生存狀況堪憂。
同時,經銷商為了完成任務,通過零利潤甚至虧損銷售的方式,完成銷量目標,然后從汽車貿易公司處獲取返點,填平虧損部分。
經銷商“為求自保”的降價行為,卻被貿易公司視為“損害品牌形象”,并出臺“限價”的舉措,進一步激化了經銷商與總經銷商之間的矛盾。此前,奔馳(中國)與利星行的紛爭就是上述情況的典型表現。
上述分析人士告訴記者,通過產品質量管理辦法等方式限制進口車質量,并且與國內經銷商形成平行進口車輛的維修售后體系,有利于打破價格壟斷。
服務熱線
0571-85211076